(三)国际疾病分类标准
国际疾病分类(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,ICD),是由WHO组织制定的。它是根据疾病的病因、病理、临床表现和解剖位置等特性,将疾病分门别类,并用编码方法表示的系统。2018年发布了第11版(简称ICD-11)。
ICD作为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标准,是对疾病与许多体征、症状、异常、不适、社会环境与外伤等所做的分类,是卫生信息标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,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研究、医疗监测、卫生事业管理以及卫生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。
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1年参考ICD-10和ICD-9-CM-3,发布了《疾病分类与代码GB/T14396-2001》标准,等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(ICD-10)《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》(第10次修订版);2016年,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《GB/T 14396-2016疾病分类与代码》新的国家标准。
最新版本ICD-11在内容层面建立了其基础构件(ICD-11 Foundation component),共计5.4万疾病、伤害、外部原因、体征和症状等实体,可根据特定的需求,从基础构件中抽取需要的内容形成子集,ICD-11-mortality and morbidity statistics(ICD-11-MMS)就是从基础构件中抽出的子集,是用于统计死亡率和发病率的疾病分类与代码,也是我国目前组织编译的版本。
ICD-11-MMS(https://icd.who.int/browse11/l-m/en)共28章,约3.2万个实体,新增了传统的医学内容,采用字母与数字组合方式编码。在浙江数字医疗技术研究院(http://omaha.org.cn/)也可查询。
ICD-11-MMS编码框架为“E 1 D 2 1 3 E 4 . E 5 E 6”,类目编码含有4位数,小数点后有1-2级亚目编码,最长的编码字符数为6位。如“1E50.1”表示急性乙型肝炎(acute hepatitis B);“1A36.10”表示阿米巴肝脓肿(amoebic liver abscess)。
框架中E的值域为0-9和 A-Z(除外O和I)共34个值。其中,E 1代表章节,自1开始取值,例如1A00属于第1章、AA00属于第10章; D的值域为 A-Z( 除外O和I)共计24个值;1的值域为 0-9,1 3 使用数字避免ICD-11的编码构成英文单词;E4可以是数字或字母,以Y和Z代表残余类目(Y:“其他特指的”,Z:“未特指”),部分编码也会使用F和G代表残余类目(F:“其他特指的”,G:“未特指”);E5和E6取值规则同E4。
ICD-11-MMS定义了主干码(stem codes)和扩展码(extension codes)两种编码,以及预组配(pre-coordination)和后组配(post-coordination)编码的编码方式。
主干码是可以单独使用的编码,自身包含了多个特征信息,主干码为预组配式编码。
扩展码不是在主干码的基础上扩展位数,而是作为独立的编码。当一个诊断通过主干码无法表示完全时,可以用扩展码用于补充额外的信息,这种将主干码和扩展码结合的方式称为后组配。
参考阅读 OMAHA解读ICD11